|学院官方微信学院官方微信

关于制订(修订)人才培养方案(2021版)的通知
发布日期:2021-10-28 11:56 浏览量:

各系部及相关处室: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教育方针,依据《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教职成〔201913号)《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河南省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和河南省高职双高计划建设文件等要求,结合我院办学定位,成果转化引领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经研究,决定制订(修订)我院2021人才培养方案,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紧紧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人、怎么培养人、为谁培养人三个根本问题,深入推进三全育人,以成果转化为引领,将本专业人才培养融入成果转化过程中,充分利用学院和区域产学研创环境,构建思想政治教育、人文素质教育、职业技能教育、创新创业教育四位一体的人才培养体系。

二、修订原则

(一)立德树人,全面发展

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宗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学生为中心,坚持将思想政治教育、职业道德和工匠精神培育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以成果转化服务产业升级发展为引领,注重成果转化意识和能力教育,促进学生德技并修、全面发展。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成果转化能力的食品技术技能人才。 

(二)严格规范,体现类型

应以《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的框架和基本要求为基准,在2019版的基础上进行制订(修订)。应体现职业教育类型的特点,须通过广泛、深入人才需求数量和规格调研,充分听取广大一线教师、行业企业专家、能工巧匠、一线职工和以往毕业生及其家长的建议及意见,认真进行职业分析,准确把握人才定位,进一步明确专业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要根植学院的历史底蕴和鲜明的行业特色,在认真组织调研、职业分析及充分论证后,对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等作较大调整,突破以往的学科结构,突出行动教学。

(三)校企融合,五共发展

要以成果转化为引领,彰显我院产学研创办学模式和校企融合五共发展模式,将本专业人才培养融入成果转化过程中,充分利用学院和区域产学研创环境,将知行合一、工学结合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各环节;要根据各专业面向的岗位,选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和职业资格标准。

(四)技术创新,转化驱动

通过双创通识课和专创融合课,以及学生不断接触深入学校打造的各类场景,让学生深刻认识到,目前我国和河南省食品工业、农产品加工业多数还是低层次、粗放式,产品同质化严重,产品附加值低,缺乏核心竞争力,亟需转型升级。当下和未来食品产业的转型升级主要靠技术创新、成果转化驱动,学生应了解和熟悉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的基本路径,基本掌握食品产业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以及技术创新的主流方向。

(五)打破常规,重构课程

1、按照课程理论知识融入项目实践、成果转化与企业需求融入项目课程、企业人员融入教学活动、生产性实习融入教学过程的思路,根据食品技术技能人才的成长过程,整合公共研发平台和食品企业资源,构建研发创新成果检验检测孵化生产进入市场的成果转化项目课程体系,并形成产业技术进步驱动课程改革机制。

2、要有支撑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引领食品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技术进步驱动课程体系。一是双创教育通识课。二是专创融合课程,把行业企业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纳入课程内容。三是技术创新成果转化(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孵化产业的成果转化项目课程体系)案例教学。四是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实践活动(在人才培养方案培养中,第四学期加1周)。五是双创实践活动(在人才培养方案培养中,第五学期加1周)。六是食品安全课程思政建设。七是校本教材建设(技术创新成果转化案例、双创通识课、专创融合课活页教材、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活页教材、课程思政成果、行动导向专业教材)。八是开设《专利概述》选修课

(六)产教融合,用好场景

学院牵头成立的河南省食品职业教育集团,与多家企业合作共建的双汇商业学院、卫龙产业学院等8个产业学院,打破了传统单一的知识型学习环境,创设了基于成果转化全过程的成果转化激励环境、成果转化学习环境和产业孵化实践环境,在产学研转创的环境中通过技术链、产业链和创新链推进食品产业发展,并将推动食品产业发展使命驱动学生的专业学习,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内生动力,形成与漯河市2000亿食品产业集群融为一体、辐射河南食品产业的产学研转创人才培养体系。

一是学校打造的各类场景,包括漯河市食品产业公共研发平台、漯河市食品产业技术市场、众创空间、孵化器、成果转化基地、生产性实训基地等均应列入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引领食品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方案的实践教学环节。二是平台要有丰富的技术服务和成果转化案例,服务人才培养。三是8个特色产业学院的人才培养方案,除了突出上述校内场景,还要充分利用校外行业企业的真实场景,开展实践教学。四是食品类专业群和8个特色产业学院在实施五共方面,形成各具特色的路径和模式。

(七)打造双师,多方共赢

培育引进一批能真正解决行业企业生产经营难题的双师型教师。支撑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引领食品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靠传统意义上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不能有效支撑。要逐步建立适应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引领的食品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师创新团队,教师不但能胜任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更要能解决行业企业生产经营难题,为行业企业提供有效的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及社会培训,有可观的技术服务收入和社会培训收入。教师创新团队在服务行业企业的时候,学生加入团队,形成制度和机制。

(八)成果转化,实施五评

在成果转化引领下,改革教学评价机制。在质量评价标准中设置成果转化引领--成果转化能力观测点,形成基于服务创新和成果转化引领的学生评教、教师评学、同行评课、专家评质、企业评人的五评制度。

三、工作流程与时间安排

(一)学习、宣传、启动。202131-35日:学习、宣传我院制订(修订)2021人才培养方案的相关文件,启动2021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修订)工作。

(二)社会调研。202136-321日:

1、社会调查。各系部认真组织,进行广泛、深入的人才培养需求及人才培养质量状况调查,充分听取广大一线教师、行业企业专家、能工巧匠、一线职工和往届毕业生及其家长的建议及意见,准确把握行业、专业技术技能和教育发展方向。

2、调查结果汇总研究。把调查结果进行整理分析,并形成专业人才需求与专业改革调研报告。通过调研获得以下成果:1)该专业对应的职业岗位有哪些?(2)目前与该专业相对应的具有较高社会认可度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及职业资格证书有哪些?(3)该专业的培养目标如何定位?企业的需求是什么?等等。

(三)专业定位、职业分析、课程体系结构分析及课程设置。2021322-415:

1、专业定位。各系部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三全育人为目标,根据调查结果明确专业定位,确定本专业到底能培养出什么样的人才,能够培养哪些能力(技能)。

2、职业分析。以本专业的主要就业面向岗位为主,按照职业岗位工作顺序和各道工序中每项工作的具体要求为标准,确定完成工作所需要的能力和支撑能力的知识,进行职业分析,进一步明确专业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具体就是把本专业所涉及的职业活动(包括专门化方向)分解成若干相对独立的任务领域,再对任务领域进行分析,获得每个任务领域的具体工作任务,并对完成任务应掌握的职业能力做出较为详细的描述。要对任务领域、工作任务、职业能力按逻辑关系进行排序。

3、课程体系结构分析及课程设置。通过职业分析,职业能力确定后,需要完成的任务是课程门类划分、课程安排等。要按照与工作过程一致的原则进行课程设置。

(四)撰写、审定人才培养方案。2021416-630:

12021416-55日,各系部组织各专业负责人(带头人),撰写人才培养方案初稿并组织本专业的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进行论证。

2202156日,各系部汇总本系部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初稿报送教务处(电子文档)。

3202157-531日:教务处组织专家论证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并向各系部反馈修订意见。

4202161-615日:各系部完成人才培养方案的再次修订,并报送教务处。

52021616-630日:学院审定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教务处汇总整理,上报省教育厅备案,完成方案汇编、印制成册并组织实施。

四、具体要求

(一)各系部要高度重视,压实责任。专业调研,专业定位、职业分析、课程体系结构分析及课程设置,撰写初稿,论证审定等各环节要注重发挥行业企业作用。充分考虑师生意见,广泛听取行业企业等各方意见建议,尤其要充分总结2019及之前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经验,注意吸收职业分析、专业剖析和相关调研中获得的专家意见与建议。实行专业带头人负责制,各专业带头人应切实履行职责,确保人才培养方案的科学性、严密性和准确性。各系部主任应认真组织,确保方案按时保质保量编制完成。

(二)人才培养方案整体设计应体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新要求,注重成果转化引领,将产教融合、校企深度合作落实到人才培养过程中,课程教学内容及时反映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要以职业岗位需求为依据明确专业定位,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开发课程体系,以职业能力为目标确定教学内容,以典型产品(服务)为载体设计教学情境,以课证融合为途径推进“1+X”证书制度。

(三)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各项流程须明确规范,内容科学合理,适当兼顾前瞻性,文字表述严谨,体现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作为学院教学基本文件的严肃性和可操作性。方案文字表述力求简明扼要、科学规范,严格按模板编排,框架结构统一、版面格式正确、图表编排合理。

(四)科学设置专业(技能)课程。专业(技能)课程设置要与培养目标相适应,各专业(技能)课程要结合产业升级发展,注重成果转化引领,紧密联系生产劳动实际和社会实践,突出应用性和实践性,注重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精神的培养。一般按照相应职业岗位(群)的能力要求,三年制专业确定6—8门专业核心课程和若干门专业课程,二年制专业,确定3—5门专业核心课程和若干门专业课程。

(五)合理安排学时。三年制高职每学年安排40周教学活动,各专业总学时原则为2500-2800学时,总学分155-175学分;二年制各专业总学时原则为1700-2000,总学分105-125。公共基础课程学时应当不少于总学时的1/4。选修课教学时数占总学时的比例均应当不少于10%,每个学生至少要通过艺术限定性选修课程的学习取得2个学分。一般以16—18学时计为1个学分。军训、入学教育、社会实践、劳动周、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毕业教育)等,以1周为1学分(折算16学时),学分最小计数单位为0.5学分。鼓励将学生取得的行业企业认可度高的有关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或已掌握的有关技术技能,按一定规则折算为学历教育相应学分。

(六)各系部之间要加强沟通与协调,相关专业相同(或相近)课程的考核方式(考查或考试或认证)、学时学分应相同。每门课程学时数的安排应考虑学分计算及排课的合理性。

(七)各专业要按照校企深度合作、产教融合、工学结合的总体要求,实践教学学时应不低于教学活动总学时的50%,实践教学包括集中实训、认识实习、社会调查、跟岗实习、顶岗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学生顶岗实习时间 一般为6个月,可根据专业实际,集中或分阶段安排。尤其要强化顶岗实习过程中的指导与管理,科学设计顶岗实习内容。

(八)考核。考核分考试、考查和认证三种形式。每学期考试课程原则上安排3—5门,其他课程为考查。积极推行社会化考试、技能大赛成绩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创新创业成果、成果转化成效等置换校内结业考试的认证改革,独立设置的实践教学环节作为一门课程单独考核。在质量评价标准中设置成果转化引领成果转化能力观测点。

(九)严格毕业要求。根据国家有关规定、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结合办学实际,进一步细化、明确学生毕业要求。严把毕业出口关,确保学生毕业时完成规定的学时学分和教学环节,结合专业实际组织毕业考试(考核),保证毕业要求的达成度,坚决杜绝清考行为。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