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艺术·以美育人--油画《强渡乌江》赏析

    发布日期:2025-02-26 12:18: 浏览量:986

    1935年初,中央红军在长征途中遭遇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红军开始向黔北地区挺近。而此时,横亘在他们面前的,是被称为“天险”的千里乌江和黔军的严密布防,身后是国民党的军队步步紧逼。乌江成为横亘在红军面前的一道天险,而过不过得了乌江,关系红军存亡。

    图片1.jpg

    1935年1月 红军长征途中冒战火强渡乌江

    魏传义《强渡乌江》 1957年

    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藏

    油画右侧前景是一组登岸战斗的红军,中景是一队乘竹筏破浪前行的勇士,远景是硝烟和水柱。奋力登岸的四位战士是画面描绘的重点,他们的形象机警顽强,动态生动勇敢,构图呼应有致、节奏明快,突出了“强渡”的艰险,成功地表现了红军战士英勇善战的风采。斜线的构图,使画面显得紧张激烈,悬岩、江水、远岸层次分明的处理,将战斗的过程交代得清晰而有戏剧性。  

    在强渡乌江的战斗中,红军战士们冒着敌人的炮火,乘着简陋的竹筏,以惊人的毅力和勇气突破乌江防线。棕绳作为连接竹筏、稳定浮桥的关键元素,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它见证了红军将士们在极端困难条件下,团结一心、英勇奋斗的革命精神。


中心概况
组织机构
规章制度
新闻公告
教育教学
艺术活动
艺术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