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漯河食品工程职业大学 2025年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筹备工作 实施方案
发布日期:2025-04-22 09:50 浏览量:980

院部校直各单位

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给“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大学生重要回信精神,“三位一体”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工作,把创新教育贯穿教育活动全过程,加强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培育新质生产力发展新动能,为教育强国建设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更大贡献为做好我校2025年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工作以下简称“创新大赛”,特制定以下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

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创,深化教学改革,培育优质项目,激发大学生的创造力,培养优秀团队,以创新引领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发挥校院两级竞赛组织机制,进一步提升获奖数量和层次,打造学校创新大赛品牌。

二、组织领导

大赛设立漯河食品工程职业大学大学生创新大赛组织委员会(下称“大赛组委会”),负责创新大赛总体领导组织、统筹协调和检查考核工作。

(二)大赛组委会下设大赛组委会办公室,设在漯河食品工程职业大学创新创业学院具体负责评审专家团队的组建、种子项目选拔、强化培育、校赛组织、省赛及国赛的参赛组织等工作。

三、参赛对象

全体在校生、毕业五年以内的全日制学生(即2021年6月之后的毕业生)。

四、大赛要求

大赛项目要体现更国际、更教育、更全面、更创新、更协同。以赛促教,探索人才培养新途径;以赛促学,培养创新创业生力军;以赛促创,搭建产教融合新平台助力学校“产学研转创”深度融合创业型大学建设鼓励参赛项目“跨专业、跨院部”组建师生团队。

(一)项目类型

1.新工科类项目: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虚拟现实、智能制造、网络空间安全、机器人工程、工业自动化、新材料等领域,符合新工科建设理念和要求的项目;

2.新医科类项目:现代医疗技术、智能医疗设备、新药研发、健康康养、食药保健、智能医学、生物技术、生物材料等领域,符合新医科建设理念和要求的项目;

3.新农科类项目:现代种业、智慧农业、智能农机装备、农业大数据、食品营养、休闲农业、森林康养、生态修复、农业碳汇等领域,符合新农科建设理念和要求的项目;

4.新文科类项目:文化教育、数宇经济、金融科技、财经、法务、融媒体、翻译、旅游休闲、动漫、文创设计与开发、电子商务、物流、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社会工作、家政服务、养老服务等领域,符合新文科建设理念和要求的项目;

5.“人工智能+”项目:聚集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经济社会各领域发展、赋能千行百业智能化转型升级,符合“人工智能+”发展理念和要求的项目。

参赛项目团队应认真了解和把握新质生产力的内涵及要求,结合以上分类及项目实际,合理选择参赛项目类别,根据四新”“人工智能+”建设内涵和产业发展方向选择相应类型。

(二)参赛赛道及要求

本次大赛将分高教主赛道、“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和职教赛道三个赛道分别进行,参赛项目只能选择一个符合要求的赛道报名参赛,参赛团队须在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网址:https://cy.ncss.cn)报名系统中将项目所涉及的材料按时如实填写提交。赛道详细信息及要求见《教育部关于举办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的通知》。

高教主赛道:

1. 创意组

1)参赛项目具有较好的创意和较为成型的产品原型或服务模式,在大赛通知下发之日前尚未完成工商等各类登记注册。

2)参赛申报人须为项目负责人,项目负责人及成员均须为普通高等学校全日制在校本专科生。

3)学校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不能参加本组比赛(科技成果的完成人、所有人中参赛申报人排名第一的除外)。

2. 创业组

1)参赛项目须已完成工商等各类登记注册。

2)参赛申报人须为项目负责人且为参赛企业法定代表人,须为普通高等学校全日制在校本专科生,或毕业5年以内的全日制本专科学生(即2020年之后的毕业生)。企业法定代表人在大赛通知发布之日后进行变更的不予认可。

3)项目的股权结构中,企业法定代表人的股权不得少于10%,参赛团队成员股权合计不得少于1/3。

“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

须为参加“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的项目。否则一经发现,取消参赛资格。根据项目性质和特点,分为公益组、创意组、创业组。

1.公益组

1)参赛项目不以营利为目标,积极弘扬公益精神,在公益服务领域具有较好的创意、产品或服务模式的创业计划和实践。

2)参赛申报主体为独立的公益项目或社会组织,注册或未注册成立公益机构(或社会组织)的项目均可参赛。

2.创意组

1)参赛项目基于专业和学科背景或相关资源,解决农业农村和城乡社区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助力乡村振兴和社区治理,推动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共同发展。

2)参赛项目在大赛通知下发之日前尚未完成工商等各类登记注册。

3.创业组

1)参赛项目以商业手段解决农业农村和城乡社区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助力乡村振兴和社区治理,实现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共同发展,推动共同富裕。

2)参赛项目在大赛通知下发之日前已完成工商等各类登记注册(或计划于2025年4月前完成登记注册的),项目负责人须为法定代表人。项目的股权结构中,企业法定代表人的股权不得少于10%,参赛成员股权合计不得少于1/3。

职教赛道:

职教赛道项目分为创新类项目,以技术、工艺或商业模式创新为核心优势;商业类项目,以商业运营潜力或实效为核心优势;工匠类项目,以体现敬业、精益、专注、创新为内涵的工匠精神为核心优势。

1.创意组

1)参赛项目具有较好的创意和较为成型的产品原型、服务模式或针对生产加工工艺进行创新的改良技术,在大赛通知下发之日前尚未完成工商等各类登记注册。

2)参赛申报人须为团队负责人,须为职业学校的全日制在校学生或国家开放大学学历教育在读学生。

3)学校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不能参加本组比赛(科技成果的完成人、所有人中参赛申报人排名第一的除外)。

2.创业组

1)参赛项目在大赛通知下发之日前已完成工商等各类登记注册。

2)参赛申报人须为企业法定代表人,须为职业学校全日制在校学生或毕业5年内的学生(即2020年之后的毕业生),企业法人在大赛通知发布之日后进行变更的不予认可。

3.项目的股权结构中,企业法定代表人的股权不得少于10%,参赛团队成员股权合计不得少于1/3。

五、赛程安排

(一)宣传发动(42日-4月10日

1.各院部要广泛宣传、积极发动、认真准备,在校本科、专科学生全员参加,师生结合学科背景,发挥专业优势,发现培育精品项目。同时鼓励历年省赛重点推荐项目,经过打磨包装继续参加比赛。

2.各院部要充分利用校友资源,积极联络对接毕业五年之内(20216月之后)的优秀校友,动员已经成功创业的校友支持、参与本次大赛。

3.各院部要认真梳理专业课教师取得的科研成果,鼓励将科研成果产业化高级职称教师均应组织团队,带领学生积极参与创新大赛

4.举办教师创新创业能力训练营

参训对象:全体教师

培训时间:4月8日、4月9日(9:00-12:00、14:00-17:00)

培训内容:创新大赛专项辅导

培训方式:河南省食品产业孵化器官方抖音号(食源食品产业孵化)直播、视频

(二)院部初赛(4月11日-4月30日

院部要高度重视、广泛宣传,积极发动,认真组织初赛。各院部要指导学生按要求报名参赛,报名项目数量不低于在校生人数的80%。院部对所报项目进行筛选评定,推荐优秀项目进入校赛项目打磨。

注:参加创业组的项目需将组织机构代码证、营业执照复印件及其他支撑材料一并提交。

(三)项目打磨(5月1日-5月20日

由创新创业学院组织校外优秀专家对各院部推荐上来的优秀项目进行打磨。根据项目完整性、指导老师与团队匹配度、项目打磨过程配合度项目发展前景等,由校外专家评定推荐进入校赛现场赛。

(四) 校赛现场赛(5月21日-5月30日)

创新创业学院牵头组织落实校赛现场赛相关事宜,组织进入校赛现场赛项目成员培训并进行项目评审。大赛组委会聘请校内外专家根据参赛项目创业计划书及现场路演等情况提问与打分,评出获奖项目。获奖项目根据专家指导意见修改各自作品内容,全力备战2025年创新大赛赛事。

具体流程如下:

1.大赛抽签:校赛现场赛5月28日进行抽签,决定参加现场赛的顺序。

2.赛前彩排:为保证大赛的正常有序进行,组委会将组织赛前彩排。彩排流程与大赛省赛现场赛要求相同。

3.正式比赛

比赛时间:5月29日

比赛地点:图书信息楼一楼报告厅

4.比赛流程

现场评审分为高教主赛道、“红旅”赛道和职教赛道

第一环节:创业计划书评审

评委根据要求对创业计划书进行评审,创业计划书的评审成绩将计入总成绩。创业计划书成绩占决赛总成绩的30%。

第二环节:PPT展示(限时5分钟)

参赛选手在规定时间内通过PPT演示,展示其创业计划的现实性、可行性、合理性和前瞻性等。要求参赛选手的展示有独特的创意且符合实际。选手可根据提交项目材料任意发挥,以充分展示参赛选手的个性特点。

第三环节:现场答辩(限时3分钟)

评委针对参赛选手(团队)的参赛作品及阐述情况进行现场提问(1-2个问题),并要求参赛选手(团队)作答。

评委根据参赛选手(团队)的现场表现进行打分。

PPT展示和现场答辩环节占决赛总成绩的70%。

五)省赛阶段(5月31日—7月5日)

1.推荐省赛项目数将根据省赛具体要求,从校赛决赛项目、种子项目中择优推荐。

2.各院部负责本院部入围省赛项目日常培育、打磨和管理工作,做好参赛学生、指导教师组织管理和服务保障工作。

3.创新创业学院组织学校创新大赛集训营以及省赛参赛组织工作。

(六)国赛阶段(7月20日-10月20日)

1.院部负责本院部入围国赛项目培育和打磨工作和管理工作,做好参赛学生、指导教师组织管理和服务保障工作。

2.创新创业学院开展学校创新大赛集训营,以及相关参赛组织工作。

六、考核与奖励

(一)工作考核

漯河食品工程职业大学大学生创新大赛组织委员会负责创新大赛工作考核,主要考核各院部创新大赛报名组织、项目培育、目标数量达成、省赛、国赛项目获奖情况等相关内容。

(二)工作奖励

大赛工作考核结果纳入年终工作考评,并依据学校相关文件精神进行奖励。

(三)获奖奖励

校赛不同赛道将分别设奖,每个赛道校赛一、二、三等奖获奖比例依次为赛道项目总数的10%、20%、30%。(根据校赛实际情况,漯河食品工程职业大学大学生创新大赛组织委员会可根据校赛各赛道报名参赛项目数量和质量情况适当调整奖项数量。)获奖项目第一指导教师颁发优秀指导教师证书;设置院部优秀组织奖若干;获奖项目可优先入驻学校沙澧众创空间、食品产业孵化器、大学科技园,申请创业基金扶持等。具体按学校相关文件精神执行。

七、工作要求

(一)积极宣传,认真组织

各院部要认真做好大赛的宣传动员和筹备组织,确保参赛师生充分了解大赛、积极参与大赛。制定工作方案,锚定目标,压实工作责任,组建创新创业导师库,深入挖掘项目、培育项目、指导项目,提升参赛项目水平。

(二)保障支持,扎实培育

学校将划拨相应工作经费,支持开展创新大赛相关工作;各院部要根据比赛进程为参赛师生提供必要的条件和支持,安排专人联络跟进,对参赛项目进行全方位的跟踪辅导,帮助师生创新创业项目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三)专创融合,深化改革

各院部要以创新大赛为抓手,积极推进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深度融合,赛课融通,将创新能力培养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鼓励学生走出教室、走进实验室、参与科技创新活动,提升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加快构建一流创新生态。

 

联系人:于伟华 13939534528

        刘广辉 13303952811

           15139519021

邮箱:LHSP2025JYCY

微信公众号:漯食工大就业指导中心、食源食品产业孵化

抖音号:食源食品产业孵化


推荐阅读

  • 访企拓岗促就业,校企合作共发展│“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题报道(六) 查看详情…
  • 访企拓岗促就业,校企合作共发展│“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题报道(五) 查看详情…
  • 访企拓岗促就业,校企合作共发展│“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题报道(四) 查看详情…